2)第四十章密谋_来世的缘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建成被拘押的消息,有的手下果真沉不住气,贸然行动,硬是被黑鹰拦住了。他决定独自一人到仁智宫探听情况,获得的是李建成“不可妄动”的命令,这次黑鹰的沉着冷静救了整个杀手团。

  而处在庆州的杨文干就没这么幸运了。

  李渊一得到他起兵的消息,勃然大怒,急诏李世民,身边能征善战之人非他不可,并无端地提出了极为诱惑的条件:“朕现命你亲自领兵去平叛,回来以后,朕便将你立为太子。”此条件不提还好,一提让李世民认为父皇是有改太子的想法的,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。

  “儿臣遵命。”李世民欣然答应。

  李世民带兵出征后,大军走到离庆州几百里处,哨骑来报:“杨文干已死。”李世民的神色似乎没有太过惊讶,淡淡地问:“怎么死的?”哨骑报说:“被其部下诛杀。”

  副将问道:“殿下,我们何去何从?大军折回,回去向皇上复命,还是……”

  副将的话立即被李世民打断:“那怎么行呢?虽然‘擒贼先擒王’,但仍有残余势力,必然要一网打尽。”

  “殿下所言极是。”

  大军继续向庆州进发。正如李世民所言,收拾完残余势力以后,抓获了几个拥护叛乱者愉快地向皇帝复命。李渊大加赞扬,只是没有提李世民出征前的那件事。此事李世民始终没有忘记,李渊说过平定庆州叛乱就立他为太子。

  杨文干起兵谋反,已被诛杀。听到此消息的李建成自然是痛心不已,等同于少了一只手。庆州叛乱被平定后,李建成被关了些时日就放出来了。

  回到东宫的他痛定思痛。深思此次事件,李建成不禁狐疑起来,他想到了一大疑点,杨文干未接到我的命令,因何会起兵?

  “怕是有心之人所为。有人将殿下您被关押之事告诉了杨文干,他知道谋反之事暴露,索性起兵。”说这话的是一个年纪尚轻的幕宾,左氏的后人,单名一个“锐”字。原本他没资格到太子跟前伺候,只因为他跟监察御史左令鸿沾亲带故,李建成又看他有几分见识,在原有官职的基础上,允他在太子府议事。

  “殿下您就没想过或许这整件事情都是人为?”左锐说。他说的这些也只是猜测,找不到确凿证据。甚至商量谋反的时候,他都不在场。

  不过他说的话倒提醒了李建成,杨文干起兵的原因,他已明了。至于说谋反的事,原本就是皇太子,何必冒这个险?他此刻才明白过来,悔不当初。之所以有谋反的心思,在当时是有人鼓动,可他细想也想不出是谁。但可以判定,此人跟自己绝对不是一条心。

  他自然不会想到高骏铭和李政航,因为他们在事件发展最初压根就没发表意见。他们从未鼓动太子谋反,只是在他做决定之后,稍稍发表了些看法。

  秦王派兵镇压杨文干暴乱,大军还未到,杨文干就已经被部下诛杀,此部下真正的主子是谁,有待商榷。提出这一观点的仍然是一个年纪尚轻的幕宾。

  李建成总算后知后觉,不利于自己的坏事仿佛都是手下干的,有自己的手下,怕也有秦王的手下。可无论是谁,揪其根源仍然是自己这个皇太子与秦王的较量。

  此次议事,只有平时几个不太露脸的幕宾发表意见,尽管有些事后诸葛的意味。而李政航和高骏铭两个人都噤口不言。是自保也好,不忠也罢,或者“老狐狸”风范,这一切,李建成丝毫不曾察觉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jqxs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