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三一章 大格局_重生之大国重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路定然要发展,既然要发展的东西,为何不提前推动?”

  对大多数铁路局局长来说,能到路局局长一职,算是祖上烧高香,绝大部分人路局局长,在职时都是求稳,不出事便好。

  只要不出事,最终安稳退休,或再进一步,进入部里某个职位,唯独一些表现优秀的路局局长,才有可能继续晋升。

  其他铁路局局长可以求稳,秦国庆不能。

  身为秦家第二代,他有他的使命,安稳混日子,最终最多再提一步,位居副部,部级都未必能成。

  倘若要再进数步,那么从现在开始,秦国庆就要开始积累业绩,厚积薄发。

  做这一切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条件,就是秦国庆拥有一切资源可以利用。

  因为秦家和铁道部下来的原因,很多铁路审批,通过的概率远比其他铁路局高。

  “格局。”秦国庆说了一句。

  “对,国家的格局是这样的,爸你要站在这个角度去看,并朝着这个方向发展,才会被上面看中,不然下来锻炼几年,在安慰中渡过,上面看不到业绩,高度也有限。”秦舒淮道。

  这些话,秦国庆都懂,有些时候,往往旁观者清。

  秦国庆深深地看了秦舒淮一眼,道:“舒淮,我的格局还是不如你啊。”

  “爸,汉武铁路局现今在规划的铁路,想必不用我说,你比我更清楚,只是这些铁路的设计时速,恐怕没这么高。”秦舒淮道。

  身为铁道部计划司下放的司长,秦国庆知道全国所有铁路规划,对于汉武铁路局附近的铁路规划,更是了如指掌。

  一条铁路开建,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做准备工作。

  一条铁路建设提出后,先要做可行性研究报告,上报铁道部,铁道部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,研究其可行性,随后还有让下属的设计院进行地质勘察调研。

  整个流程走下来,少则两年,多则四五年。

  当设计院出具了相关图纸,接下来便是招投标,然后才是施工单位进场施工。

  从最开始的可行性研究到铁路建成运营,没有五六年,压根不可能完成。

  一些复杂的线路,设计时间十年、二十年,都很正常。

  像铁路铁路,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便进行可行性研究,直到三十多年后,才进场施工,中间做了大量的工作。

  如今,汉武铁路局附近,定然有许多线路在规划,这些规划的线路,设计时速不可能达到均速200km/h,秦国庆来汉武铁路局后,完全就找铁道部,要求将这些即将勘察设计完成的铁路,提高标准,将均速提高。

  如此一来,便能从各大铁路局中脱颖而出。

  “你这么一说,我知道从哪开突破口了!”秦国庆点头。

  只要打开了这个口子,秦国庆在汉武铁路局的工作,将进入一个新的局面,对秦国庆快速在汉武铁路局站稳脚

  请收藏:https://m.jqxs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